笔墨


拼音bǐ mò
注音ㄅ一ˇ ㄇㄛˋ

繁体筆墨
词性名词


笔墨

词语解释

笔墨[ bǐ mò ]

⒈  我

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words or writing;

⒉  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林觉民《与妻书》

pen and ink;

引证解释

⒈  笔和墨。泛指文具。

《汉书·扬雄传下》:“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而精致。”

⒉  指文字或书画诗文作品。

汉 王充 《论衡·乱龙》:“子骏 汉 朝智囊,笔墨渊海。”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某不更远引笔墨所载,直以 庆历 以来耳目所及者明之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汉 魏 名人笔墨俱在, 淮南王 刘安 隶书最工,自 曹子建 以下,稍近 钟 王 风格。”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儒道交融的妙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⒊  谓写字,画画,作文章。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观 谷永 之陈説, 唐林 之宣言, 刘向 之切议,以知为本,笔墨之文,将而送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曰:‘媳妇既能笔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
曹靖华 《飞花集·怀周恩来同志》:“这期间,我住在 重庆 郊外,每周三天在城,处理事务工作;三天在家,从事笔墨工作。”

国语辞典

笔墨[ bǐ mò ]

⒈  写字用的笔和墨。

《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翰墨

⒉  比喻文章。

汉·王充《论衡·乱龙篇》:「子骏汉朝智囊,笔墨渊海。」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但只是笔墨相与,他家银钱大事,还不肯相托。」

⒊  亲手写的笔迹墨画。

南朝梁·庾肩吾〈书品论〉:「魏帝笔墨雄赡,吴主体裁绵密。」
《老残游记·第三回》:「两边字画多半是时下名人的笔墨。只有中间挂著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

翰墨

⒋  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技法上,笔指钩、勒、皴、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积等墨法。

分字解释


※ "笔墨"的意思解释、笔墨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我惊叹于他的画作愈来愈简洁洗炼,愈来愈“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并且他对于笔墨的控制力真是到了从心所欲且出神入化的境地。

2.他画的马矫健骏逸、笔墨舒放,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受到众多收藏家喜爱。

3.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

4.学写毛笔字,首先准备好笔墨纸砚,然后静心提笔。

5.中国古代的人性论者,由于囿于道德领域不能自拔,只看到了人性道德价值而忽视了人性的其它价值,以至于为性善和性恶打了两千多年的笔墨官司也没能对人性形成一个科学的评价。

6.我又无拳无勇,真没办法,在手头的只有笔墨,能写这封信一类的不得要领的东西而已。

7.其山水画笔力深厚,墨气沉酣,章法谨严,赋色娴雅,笔墨不拘一格,朴茂苍秀,天趣旁流。

8.黄秋园先生的艺术人生具有“五性”特点,即笔墨的传统性、艺术的纯粹性、探索的坚定性、创作的丰富性、毕生的执着性。

9.纵观张志民的作品,笔墨浓郁酣畅又苍健雄奇,画面气魄宏大而不失绵密,有一种从容不迫外弛内张的视觉冲击力。

10.文字的能力有限很多感觉非笔墨可形容像伤心欲绝这种事你还可以讲得出来?那你还不算太过伤心。